厦门市翔云技术学校
XIAMEN XIANGYUN TECHNICAL SCHOOL
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

“近邻党建”促融合 基层治理增效能

发表时间:2024-03-28 20:26

近年来,福建省厦门市立足基层治理实际,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“远亲不如近邻”重要理念,围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,以基层党建为重要实施路径,以构建居民与居民、居民与组织、组织与组织的共建共治共享关系为目标导向,以党建引领、就地就近、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,创新精准网格入户、就地就近服务、党群议事协商、矛盾纠纷调解等功能机制,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“近邻党建”模式,有效破解了当今社会中组织碎片化、人际陌生化、社交网络化等难题。


01

核心引领
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

图片


制度统筹,夯实基层治理基础。持续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梁八柱政策框架,印发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、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项目清单,纳入考核评价的刚性指标,层层细化责任清单,项目化推进工作。建立每月工作报告、季度分析推进、年终检查考评的机制,先后召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、基层党建调度会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,强化各单位的协同配合。对街道“大党工委”、社区“大党委”落实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情况进行检查,促进共商共治。


理论领跑,完善基层治理体系。注重理论提升、制度引领,始终把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基础性、根本性、长远性的全新课题,广泛开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专项调研,形成《厦门市社区近邻服务机制研究》《城中村治理“厦门样本”的实践与思考》等成果。出台“近邻党建”引领基层社会治理、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、城中村治理、深化城市物业党建联建等事项的系列配套政策,初步形成了推进“1+N”“近邻党建”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治理体系。


组织覆盖,强化基层治理保障。发挥小区党支部作用,按照“一小区一支部”原则,成立(网格)党支部1551个,建立“小区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楼长(中心)户”格局将小区党支部与网格融合,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、网格延伸。以“探索推进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”为题,开展全市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检查督察,形成问题清单,全面提升保障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。


02





聚焦减负
持续夯实基层治理工作基础

图片


聚焦强规范,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。为适应公共资源、民生服务下沉村(居)的新形势,厦门市出台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和协助基层政府工作事务指引目录,建立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单准入、动态调整、部门指导和监管问效等全流程监管机制。目前,全市村(居)依法履职事项32项、依法协助政府事项41项。各区均结合实际细化了辖区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准入清单,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注活力。


聚焦破难题,创新开展城乡社区结对。全市147个农村与城市社区结对,一对一围绕发展规划、党建引领、民主落实、设施建设、规范管理、社会事务、社区服务、致富增收、项目共建、融合发展10项具体任务,通过结对共建,发挥各自优势,互学互补互助,共享城乡资源,增强服务能力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。


聚焦抓基础,修订完善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。出台《厦门市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指引》《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》,明确修约流程和内容规范。开展2016年以来的村规民约修订情况“回头看”,全面启动村规民约“立、改、废、释”等工作。围绕维护社会秩序、公共道德、风俗人情、文明诚信、移风易俗等方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切实发挥“软法善治”作用。


03

多方共治
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

图片


建强主导力量。建立社区工作者4岗18级职业体系,严格规范社区工作者招聘、管理、使用、考核、薪酬以及激励等制度。目前,全市社区工作者1.2万人,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有社区工作者21人。完善激励保障机制,拓宽职业晋升渠道,先后有28名社区工作者被录用为公务员、42名被录用为事业单位人员。


建实专业力量。制定市级社工领军人才选拔、高级社会工作师奖励等一揽子政策,将社工人才计划纳入人才强市战略。对高级社会工作师给予8万元奖励,对入选全国社工领军人才、市级社工领军人才者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。目前全市持证社工1.46万人,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20家,专职社工1600余名。


建优社会力量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804个,社区社会组织把小区“热心达人”等纳入进来,建立纵向到底的“近邻党建+枢纽型社会组织”社区治理框架,积极开展“邻里守望”关爱行动,在提供社区服务、扩大居民参与、培育社区文化、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惠及群众超450万人次。


04

智慧赋能
提增信息化服务的鲜活生机

图片


推进基层治理平台建设。聚焦公共安全、文明创建、交通治理、消防救援等社会治理痛点难点问题,打造市域治理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汇聚多类社会治理事件,形成全市统一的事件流转支撑平台,提供一体化跨部门协同能力和多源事件统一待办门户,进行事件全流程跟踪,支撑实现“高效处置一件事”。优化网格划分,全市城乡社区划分为4073个综合网格,推动与各业务网格有机融合。


整合基层治理数据资源。市域治理“一网统管”平台汇聚了25个市委办局共493项数据,接入市区两级29类超4.24万个物联感知设备,建成城市人口核心库和基准库,梳理数据资源挂接到市协同共享平台,为各部门和各区提供数据共享。加强公安、执法、生态、市政、消防等各类城市治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联勤联动。目前已入驻47个政府部门、6个区和17家企业,建立8类事件协同流程,构建事件及时发现、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的新机制,强化实战应用支撑,推动社会治理的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。


强化基层政务自助服务。持续推动部门高频事项接入厦门“e政务”实现“自助办”。目前,“e政务”已汇聚公安、人社、税务、交通、市场监管、国网电力等25个部门292项高频服务事项。积极推动“e政务”自助终端进一步向城市社区延伸,努力实现政务服务“家门口办”。目前,全市共部署“e政务”自助站点450个,“e政务”自助终端城市社区覆盖率80.3%。2023年以来,“e政务”服务群众超过189万人次,同比增长17%,成为群众“爱办”的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平台。


(中共厦门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)


(来源:中国社区报)


厦门市翔云技术学校
XIAMEN XIANGYUN TECHNICAL SCHOOL
地址: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环嶝北路102号(大嶝对台免税公园内)
电话:0592-3388288

请扫码关注